習近平同志《論“三農”工作》主要篇目介紹(三)
2022-09-28 11:29:33 評論:0 點擊:
《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是2013年12月23日習近平同志的講話。指出,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農業基礎穩固,農村和諧穩定,農民安居樂業,整個大局就有保障,各項工作都會比較主動。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不斷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始終把“三農”工作牢牢抓住、緊緊抓好。抓農業農村工作,首先要抓好糧食生產。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堅持黨的農村政策,首要的就是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要堅持農村土地農民集體所有,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堅持穩定土地承包關系。要把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關鍵環節,堅持源頭治理、標本兼治,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誰來種地”,核心是要解決好人的問題,通過富裕農民、提高農民、扶持農民,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要以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為優先方向,樹立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理念,確保廣大農民安居樂業、農村社會安定有序。
《讓鄉親們過好光景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初心使命》是2014年4月至2021年9月期間習近平同志文稿中有關內容的節錄。指出,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贏得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持,就因為我們黨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人民就是江山,共產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為的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要一代接著一代干,既要加快脫貧致富,又要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走向現代化。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是2014年5月至2022年4月期間習近平同志文稿中有關內容的節錄。指出,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命脈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動力在政策,這些關鍵點要一個一個抓落實、抓到位。要牢牢守住耕地紅線,壓實責任,出現問題要及時問責、終身問責。在保護好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的基礎上,大規模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大對農田水利、農機作業配套設施等建設支持力度,提高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要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從培育好種子做起,加強良種技術攻關,靠中國種子來保障中國糧食安全。要研究和完善糧食安全政策,把產能建設作為根本,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既要解決好農業問題也要解決好農民問題》是2014年9月29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上講話要點的一部分。指出,現階段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更多考慮推進中國農業現代化問題,既要解決好農業問題,也要解決好農民問題,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要在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權和經營權分離,形成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經營權流轉的格局。要尊重農民意愿,堅持依法自愿有償流轉土地經營權。要讓農民成為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的積極參與者和真正受益者。
《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是2014年12月9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指出,價格“天花板”、成本“地板”擠壓和補貼“黃線”、資源環境“紅燈”約束,很可能是今后一個時期農業發展面臨的重要瓶頸。出路只有一個,就是堅定不移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農業結構往哪個方向調?市場需求是導航燈,資源稟賦是定位器。要根據市場供求變化和區域比較優勢,向市場緊缺產品調,向優質特色產品調,向種養加銷全產業鏈調,拓展農業多功能和增值增效空間。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絕不意味著放松糧食生產,絕不能削弱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相關信息
- 習近平: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讓...
- 習近平在海南三亞市考察調研
- 習近平關切事 | 手繪長卷:習...
- 習近平在海南五指山市考察調研
- 習近平在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考察...
- 習近平在海南考察時強調 解放思...
- 一見·這十年,總書記這樣引領自...
- 習近平赴海南考察,這些戰略大事...
- 習近平同海南的情緣
- 家喻戶曉的這句話是在這里講的
- 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開幕式在...
- 習近平:我最大的愛好是讀書
-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青團成...
- 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
- 習近平:“一國兩制”這樣的好制...
- 習近平同志《論“三農”工作》主...
- 習近平同志《論“三農”工作》主...
- 習近平同志《論“三農”工作》主...
- 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
- 習近平同志《論“三農”工作》主...